走不出傷痛與ATF3基因有關

〔記者花孟璟/花蓮報導〕一朝被蛇咬、10年怕草繩,有些人創傷後很快就能恢復,但有些人卻停在傷痛中走不出來,花蓮慈濟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教授劉怡均一項長達7年的研究顯示,這可能與ATF3基因有關,研究成果發表在2月的國際期刊《分子神經科學前沿》 (Frontiers in Molecular Neuroscience)。
  • 慈濟大學劉怡均(前排右四)團隊堪稱跨國組合,研究生來自泰國、印度、台灣各國。(慈濟大學提供)
    慈濟大學劉怡均(前排右四)團隊堪稱跨國組合,研究生來自泰國、印度、台灣各國。(慈濟大學提供)
劉怡均說,震後到花蓮收容所關懷災民,發現收容所有些人顯得退縮,把自己包在棉被中、白天也躲著睡覺或縮在角落,這些都是遭遇創傷後典型的症狀,而親人的陪伴、團體的支持,可以減輕這類症狀。
劉怡均說,研究顯示,少數患者因為先天基因的影響,導致創傷後難以恢復,或恢復速度比一般人慢,他從7年前開始透過實驗小鼠研究,發現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3(ATF3)基因,會調控「創傷記憶」的表達,有該ATF3基因的老鼠,正常狀況下能在負責記憶的「海馬迴」內高度表達,可壓抑「恐懼記憶」的形成。
她說,ATF3基因功能喪失的小鼠,創傷後表達較嚴重的恐懼記憶,恐懼記憶一旦形成,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症狀隨之出現,可能發展成長期性的憂鬱症、或表現焦慮疾患(anxiety disorders)徵狀。
劉怡均說,在生物演化的歷程中,「適度的恐懼」有利於趨吉避凶,碰到危險才知道預先做出適當反應,減少被天敵捕捉的機會。但如果恐懼表達太過度,反而容易變驚弓之鳥,小小的突發狀況就造成情緒緊張;比如許多人地震災後,仍因不斷的餘震而導致情緒緊張、心跳加速、血壓增高,嚴重者可能會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。
她說,目前實驗室也進一步研究該基因調控的機制,希望能找出藥物來抑制過度表現的恐懼記憶,未來可應用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以及焦慮病患的治療,以幫助當事人恢復正常。


實驗室研究團隊則是跨國組合,包括慈濟大學分子生物暨人類遺傳學所的碩士白嘉聖、徐與綸、助理黃纖婷,及慈大印度籍研究生Pranao Sharma,Srivashinavi Loganathan,與泰國籍博士生Sarayut Phasuk。劉怡均教授說,有興趣的讀者可參閱論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