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eyond Bias and Barriers: Fulfilling the Potential of Women in Academ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


最近上了一門課, 談科學界性別差異的現況, 參考了這本書中的許多資料, 與大家分享
http://books.nap.edu/openbook.php?record_id=11741&page=1
書裡收集分析了美國過去十年來,科學工程界從學生、年輕研究者到資深學者的表現。資料顯示,一直到大學畢業,選擇生物醫學為主修的男性及女性的比例相差並不多,但越資深的階層或高階主管,女性的比例就越來越低。放棄在科學之路繼續前行的原因,多半是因為母性使然或社會期待而選擇以家庭生活為主,並非能力不及之故。

隨著社會的進化,女性科學研究者(或者所有的工作女性)想在家庭與工作間獲得平衡,並不是太困難,然而若想更上一層樓,就得加倍付出了。可喜的是,資深女性研究者的表現往往傑出,亳不遜色。

當然啦,男性也有難言的苦楚,即使興趣不合或表現不佳,也只能過河卒子般奮力往前衝,很難說出"我要回家帶小孩"這樣的辭職理由。

這苦,恐怕是女性研究者很難體會的。

另一本書,"Self-made Man" (中譯本:自製男人), 倒是做了有趣的實驗,幫助女性同胞們了解男人。一個女性專欄作家Norah Vincent為了了解男人的世界,變裝混入男性社群裡長達18個月,實際參與男性世界的運作,目睹了一些男性為了追求事業成功,願意不計一切付出任何代價的可怕畫面。Norah回歸女性後的心得是:“當男人, 真的不容易。“


達到平等的長路遙遙,在職塲或家庭裡,異性間互相包容尊重,使各自天賦的潛能得以發揮,社會自然和諧進步。

課後收到學生珍貴的心得回饋,若這堂課能開啟他(她)們對性別差異的思考及體認,一樂也~